2012年10月24日,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討論經過《能源開展“十二五”規(guī)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(guī)劃》)。
“普通而言,國務院會對部委送審的的部門規(guī)劃停止微調,但不會大調。”一位熟習部委規(guī)劃編制工作的專家對記者剖析。
依據國度能源局上交給國務院的《能源開展十二五規(guī)劃》送審稿(以下簡稱《送審稿》),國度提出了“十二五”能源開展的主要目的。
其中主要包括,到2015年,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的為41億噸規(guī)范煤;非化石能源比重進步到11.4%,非化石能源發(fā)電裝機比重到達30%,自然氣消費比重進步到7.5%,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5%左右;國內一次能源供給才能為43億噸標煤,其中國內消費才能36.6億噸標煤,能源自給率85%左右,石油對外依存度控制在62%以內。
全國新增煤電機組3億千瓦
依據國度的部署,國度能源局擬在“十二五”期間編制18部能源配套專項規(guī)劃及計劃,其中煤炭工業(yè)、煤層氣、頁巖氣、可再生能源、水電、風電、太陽能、生物質、能源科技這9部專項規(guī)劃曾經對外發(fā)布,還剩下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、電力開展、電網建立、核電中長期(修訂)、核電平安、原油和廢品油管網、煉油產業(yè)、自然氣8部專項規(guī)劃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工作計劃尚未公開。
因而,后面9個范疇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。
據理解,《送審稿》對煤化工項目的態(tài)度非常慎重,即重點在新疆、內蒙古、陜西、山西、云南、貴州和安徽等中西部煤炭進調出省區(qū),選擇水資源相對豐厚、配套根底條件好的重點開發(fā)區(qū),建立煤基燃料、烯烴及多聯(lián)產示范工程,為順應將來能源更替和革新提供戰(zhàn)略技術儲藏。
“由于我國煤化工的開展還處于初級階段,技術經濟效果有待進一步考證,本錢很高,假如再加上環(huán)境本錢,其本錢就更高了。”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討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本報記者表示,因而,“十二五”期間宜經過示范項目建立停止探究是一種理性的做法。
林伯強剖析,由于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構造,“十二五”期間的電力供給將依然以煤電為主?!端蛯徃濉诽岢鲆咝鍧嶉_展煤電,全國新增煤電機組3億千瓦,其中熱電聯(lián)產7700萬千瓦、低熱值煤炭資源綜合應用5000萬千瓦。
記者亦得悉,國度能源局正在組織編寫《電網建立規(guī)劃(2013-2020年)》,特別是特高壓輸電等一些重點問題還在研討論證,因而,《送審稿》只明白了電網開展的根本準繩、總體目的、主要任務和跨省區(qū)流向。
依據《送審稿》,在電網建立方面,國度將穩(wěn)步推進西南能源基地向華東、華中、廣東輸電通道,鄂爾多斯盆地、山西和錫盟能源基地向華北、華中、華東輸電通道,中俄、中緬等國際輸電通道建立。到2015年,建成33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20萬公里,跨省區(qū)輸電容量到達2億千瓦。
